导航菜单

导师与博士生应是利益共同体

不过可能我的运气还是比较好。读研的时候的导师是一位刚从美国回国的海龟。刚开始的时候,他身上的那种绅士风度让我们都受宠若惊。比如他会帮女学生按着电梯的门,就餐时摆好椅子。看到女学生手上拿着重物,他会主动接过去。他可能出国之前本身就是一个情商极高之人。总感觉到他能让周围的人都如沐春风。

另外也可能我是大龄学生,已工作多年。而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素有倚老卖老一说,所以我也能用一种比较相对比较平等的姿态去交往。 不过偶有见到其它实验室老板训话的场景,真是看到那些年轻的学生,大气都不敢出,让人有兔死狐悲的感觉。

我读研究生的那所大学有一点值得称道的事。换实验室似乎并不困难。读博士期间如果改变主意了,想提前毕业,拿个硕士走人也是允许的。学生都知道这些途径。这倒是给了那些压力重重的学生一条生路。

2015年来到美国读博士。让我感受到最多的鼓励和支持,真正让我感受到科研和学习的乐趣, 却是在这所很普通的大学里。我以往的多篇文章里,都记录过这所大学对教学的投入和重视。今天从制度的角度,看看他们是如何将导师和博士生的利益捆绑,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1. 高昂的招生成本,促使导师要更明智地利用好博士生的时间

我所在的大学导师招收一位博士生的成本,在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前,学费+生活津贴+健康保险,大约是4万到5 万多美金(州内和州外学生学费不同); 通过博士生资格考试后,不需支付学费,所以一年是3万左右。这些还未包括实验的花费及参加学术会议的费用。

而招收一个大学本科生做实验员,只需按10-12美金/ 小时支付。 如果用兼职的在校生,那花费更少。所以聪明的老板是不舍得用博士生去做实验室的杂事和常规的实验准备,更别说是私事。 我所在的实验室,只有三个博士生,却雇了两个实验员,一个兼职的助理,专门负责实验材料的订购及资金和文件的管理。还有多个不用付工资的本科生。

其实在大项目的资金还没到位前,我们实验室只有一个实验员。所以有些试剂得自己准备。有一次我在配缓冲液时,老板看到了,提醒我说,可以购买浓缩液,可以节约时间。她说,“你的时间可以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

这样的理念,自然是受博士生欢迎的,但是导师更是受益者,实验室的运转及他的事业能否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取决于有无科研的产出。

2. 博士生资格考试的设制很巧妙

第三年初的博士资格考试(qualify) 设制真真切切让人体会到导师和学生“一损俱损”的关系。因为如果考试不通过,博士生就需要多上一个学期的课,导师就得帮着多交一个学期的学费。 而且落下一个不好的名声,说明他对学生的培养和指导不上心。 以后要招新学生,恐怕也是个不利因素。

3. 实验室轮转(rotation)其实主动权

相关推荐: